紧紧抓牢拒绝自己的对象
一旦自我同一化失败,结果会如何?所谓自我同一化失 败,首先是孩子在跟母亲的关系中,由于母亲没有给予孩子 应有的“安抚”(5110。),使得孩子对爱的索求未能得到充 分的满足。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母亲的关注,希望母亲倾听自己。 不过,这样的渴求却受到挫败,与母亲的失败关系则令孩子 心灵受创。
孩子因渴求被拒,所产生的攻击性情绪并不会朝向母 亲,而是往自己身上袭来。当孩子的心理越是依附母亲,就 更容易憎恨自己。把怨气出在自己身上,会让心灵背负着各
种伤痛。从心理上来看,对他们而言,“拒绝自己”比“拒 绝母亲”更易接受。 2
人没能获得充分的母爱,便会怀有强烈的自卑感。为了 甩掉这样的自卑感,他们会满脑子盘算并逼迫自己:要高 人一等、工作要有效率、要快快熟睡、要赚大钱、要努力放 松、要投人享乐……但却使得他们更痛苦不堪。这表示此人 无法停留在当下”,也正是拒绝自己的表现。与其被母亲 拒绝,宁愿拒绝自己,结果竟然却更令他们焦躁。
最不可思议的是对方明明拒绝了他,他却紧紧抓住对方 不放。如果在缺乏爱的环境下成长,人们会为了取悦一个不 爱自己的人,而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。这点也表示他的心理 还没离开母亲独立。
幼年时期他们的渴求遭逢挫败,便自行塑造出一个“不 被爱的自我形象”。为了克服这个遍体鱗伤的自我形象,他 们只能紧紧抓住“理想的自我形象,’。容易罹患忧郁症的人, 想方设法都很难降低自我要求的标准,原因就出在这里。
对自己的要求过高,等于反映出对自己现况的失望。 只要内心维持着失望的念头,要他们降低期待,可说是难
上加难。
在以往的人生路上都未能满足的基本渴求,如今在他们 的心底,紧紧纠缠在一起。换句话说,容易罹患忧郁症者要 试着降低对自我的要求,否则就好像双腿被捆绑的人被丢人 水中还想游泳却徒劳无功。
页:
[1]